2019年世界城市日 | 促进城市转型 共谋创新发展
导读
10月31日,2019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河北省唐山市拉开帷幕,与会嘉宾围绕“城市转型·创新发展”这一主题作精彩演讲。会上发布《上海手册——21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019年度报告》中文版,并宣读《城市转型创新发展唐山倡议》。
本文字数:4222字
阅读时间:13分钟
10月3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唐山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市长协会、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协办的2019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河北省唐山市拉开帷幕。本届世界城市日以“城市转型·创新发展”为年度主题,重点交流和展示中外各地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政策、经验和做法。
主场活动包括开幕式、《城市发展唐山倡议》宣读仪式、《上海手册·2019年度报告》首发仪式、主题演讲、市长对话、专家对话、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城市发展案例展及相关配套活动等。活动邀请有关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负责人、国内外城市市长、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城市建设管理专家学者约400人参加。
主持人:李如生先生
倪虹先生
张古江先生
基索布先生
丁绣峰先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如生先生主持开幕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先生,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古江先生,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副执行主任基索布先生,唐山市人民政府市长丁绣峰先生分别致辞。
倪虹副部长指出,世界城市日设立的初衷就是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关心我们的城市,携手应对城市发展中的挑战。他对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和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推动城市发展根本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城市管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主题报告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王凯先生围绕“城市转型与创新发展”,首先从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谈起,他指出,中国城市经过高速发展,目前已经逐渐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也在发生变化,由出口导向向消费和投资驱动逐渐转向更多的依靠消费、服务业及技术;以中国城市转型的背景来说,目前中国进入到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对绿色低碳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新的要求就是补短板和提质。
王凯先生强调,在新时期以城市更新促进转型提质,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城市生活细节里,以设计为引领促进城市品质全面提高,近年来由住建部推动的城市双修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最后,王凯先生表示,中国城镇化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转型,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更加注重质量,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更新,历史文化的保护成为下一个时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应城市转型促进创新发展,提高人居环境水平是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懈追求。
希普拉 联合国人居署城市规划与设计局局长
希普拉女士介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形成的历程,并重点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11个发展目标--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希普拉女士在阐释“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这一发展目标时强调,包容性至关重要,没有包容性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城市更新积极解决社区中的贫穷和不公平现象,需要通过城乡合作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注重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希普拉女士指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创新,这里的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也是包括流程、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她以联合国人居署在世界各地的工作为案例,阐释目标落地的重要性。她强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地需要全球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方案为本,听取不同声音,面对多样性的挑战;需要各级政府的有效组织及持续不断的学习;需要各级政府勇于进行实践探索,通过公众参与,激励更多的利益相关人积极行动起来。
黄伟伦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
黄伟伦先生首先以维港海滨为例讲述为了保护珍贵海港,香港上世纪经历了填海工程。积极通过为居民商业发展和公共设施提供珍贵的发展利益,政府出台《保护海港条例》,规定填海计划要经过有凌驾性的公众需求的测试,必须提供切实极具说服力的依据,方可实行。
黄伟伦先生指出,从永久填海以及铜锣湾避风塘临时填海,在保护海港的同时,推动后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同时尽可能优化公共空间,鼓励市民到海边休闲,使之成为活力之港,同时引进公私营企业共同建设海滨,并且积极研究在维港之外,围挡之外的区域进行适量的扩展,如东涌东扩展区。
卡斯滕 德国环境部国际事务司司长
卡斯滕先生重点介绍了德国及欧洲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实践。他指出,气候变化是一个巨大的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来面对这一问题。当前,气候变化及环境发展已被重新定义,能否有能力为子孙后代再造繁荣,提供与今日同样的发展机会,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德国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已通过环境法律,推动能源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城市重塑发展。
卡斯滕先生强调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城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目前,城市人口占一半以上,并在不断增长,城市占气体排放的75%。若要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就在城市转型,进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这需要各国政府、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需要更多的国家加入《巴黎协定》并履行承诺,各国可以在建筑节能、气候投融资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
最后,卡斯滕先生呼吁加快气候行动的实施。他指出,城市是重要的行动力量,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发掘城市潜力,让生活更美好,促进气候行动的实施,让未来更美好。
沈迟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沈迟先生围绕“中国城镇化的三大经验和两大难题”作报告,他首先阐述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三大经验:
第一,正确定位三大产业关系,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第二,基础设施先行,要致富先修路,路通财通,世界银行认为中国基础设施水平是公认的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环境;
第三,“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所有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开发区,所有开发区都承载着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责任。
沈迟先生指出,目前城镇化发展中也存在两大问题,农业人口城镇化与行政区的公司化。关于农业人口城镇化问题,主要源于拉力不足,城市的接纳性不高,以及推力减弱,农村的部分福利高于城市,比如天生就有宅基地,拆二代的身份等,而行政区的公司化方面,主要讲了对不发展“不均衡”的不同认识,需要更多的从制度上铲除影响均衡发展的思想,让人能够随着经济发展更多正常流动,这样才能实现更大发展。
陈林静 唐山市社区代表
陈林静女士从一名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角度,介绍了唐山城市发展方方面面的进步,通过其工作感受强调社区工作在服务居民群众方面的重要性。
唐山倡议
联合国人居署区域技术顾问杨榕先生主持《城市转型创新发展唐山倡议》宣读仪式,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全民先生宣读。《唐山倡议》提出:坚持生态优先,共同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坚持优化结构,共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坚持创新竞进,共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坚持开放包容,共同加强城市交流合作。
上下滑动阅览
城市转型创新发展唐山倡议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城市化和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交通拥堵、人口膨胀等全球性城市问题。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推动城市转型、创新发展。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作为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面对产业结构不优、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等困难与挑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唐山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和创新发展步伐,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业创新示范城市等称号,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创造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蝶变的生动典范。
2019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唐山举行,来自中国、联合国人居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发展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利益相关者代表欢聚一堂,围绕“城市转型、创新发展”主题深入交流,为全球城市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回应世界人民对城市发展的美好向往。借此机会,我们倡议:
一、坚持生态优先,共同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城市发展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让生态成为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大力推进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特别是城市更新中,有机融入“生态基因”,建设体现生态价值的美丽城市,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
二、坚持优化结构,共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城市发展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调“优”布局结构、调“强”产业结构、调“清”能源结构、调“绿”运输结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特别是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应加快调整偏重趋同的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迭代升级撬动城市动力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避免产业空心化、人口减少等城市“收缩”问题,在城市衰退期到来前直接跨入再生期。
三、坚持创新竞进,共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的理念、方法、机制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着力破解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利用前沿科技成果,建设“智慧城市”,推动公共服务智能化,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防灾减灾水平,让人民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全、更美好。
四、坚持开放包容,共同加强城市交流合作。秉持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的精神,开展全球城市治理交流合作,共商共建共享,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方案。积极发展友好城市、友好港口等国际城市友好关系,加入区域性或全球性城市组织机构,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平台,在开放中促进和平发展,在包容中实现合作共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城市正能量。
我们呼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是世界各城市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以2019年“世界城市日”为新的起点,深入交流全球城市发展的宝贵经验,推进城市转型、创新发展,共同开创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河北省唐山市
2019年10月31日
上海手册
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域办事处高级人居官员布鲁诺·德肯先生、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先生为《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019年度报告》中文版首发揭幕。
31日下午,市长对话、专家对话以及城市适应气候并国际研讨会相继举行。
李礼平先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一级巡视员李礼平先生主持闭幕式,他宣布2020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举办地为福州,并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新坚先生发表了致辞。
注:根据现场报告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2018年世界城市日 | 共建生态城市,共谋绿色发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18年世界城市日 | 让世界听见他们的声音:探讨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17“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广州举行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